首页 » 汽车 » 共享汽车到底有没有前途?

共享汽车到底有没有前途?

之前我们体验过了两个共享汽车APP,从结果来看,它们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起码通过手机,就能够确实无疑地完成从寻找车辆到解锁、用车、还车的全过程。不过,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一大堆,譬如糟糕的车况、并不算低廉的费用等,而且哪怕是在市中心高度密集的北京街头,车源的密集度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高,通过共享自行车进行接驳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甚至找寻车辆本身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从总体来看,对它们体验都不算能让人有多满意。

回顾:

共享汽车靠谱吗?我们体验了两家之后会给出怎样的答案(上)|独立评测

共享汽车靠谱吗?我们体验了两家之后觉得天雷滚滚(下)|独立评测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全国各地的街头,看到越来越多的共享汽车。而且还有多方资本在尝试进入这个领域。从这个角度来看,至少共享汽车这门生意,还是被不少人看高一眼的。到底共享汽车靠不靠谱呢?这一次我就尝试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共享汽车在一二线城市的市场潜力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毫无疑问,未来国内城市化的进程只会不断加快,人口密度日渐高涨,交通压力越来越大、道路资源越发紧张的一二线城市,个人拥有车辆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如此种种,势必会对共享汽车的需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租赁车辆的总体利用率,还是要比私家车高不少的。虽然短期来看,它们和网约车一样,挤占了不少宝贵的道路资源。但是只要经过一番优胜劣汰,一定会出现能够利用好现有道路资源、提升车辆运载效率的强者,替代现有粗放的租赁市场,以及部分饱和的私家车市场,从长远来说有利于道路资源的利用率。

而在和网约车、出租车、传统汽车租赁的竞争中,它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相比成熟的出租车来说,它少掉了司机(成本)这一块,如果是停靠指定的停车点的类型的话,还可以节约一些人为调度车辆的工作量,相应的人力成本也自然也要低一些。但是由于车辆依然需要自持,所以和自有专车、出租车一样属于重资产模式,前期的资金投入比较大。这一点相较之下就比不过个人自携车辆加盟的网约车了。

但是共享汽车在使用上更自由、单位里程价格更低,在一些需要连续用车的中短途场景下,对于消费者还是有着不错的吸引力的。

放长眼光来看,共享汽车和以纯电动、车联网、无人驾驶等方向为主的新技术发展大潮,也有着很不错的化合效应。

目前电动车在私家车市场上普及的最大阻碍,就在于比传统燃油车要长得多的充能时间、以及比燃油车要更低的二手残值。但是如果是面向短时租赁市场的话,这两方面的影响就要小得多了。分时租赁的用车形式,能够很好地弥补电动车充能耗时长的致命短板,加上自身运行的单位里程成本更低、在拥堵路况下优势更是明显,所以电动车天然上非常适合搞共享汽车的生意。而无人驾驶在租赁市场上节约人力资源成本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只要能在特定条件的城市道路中实现的话,网约车、出租车、共享汽车就能走上殊途同归的道路。

目前,我们已经看到有一些造车新势力在进军共享出行领域了,甚至一些对形势看得比较清晰、比较激进的传统主机厂也介入其中。譬如前一阵大众与滴滴合资,组建电动化的运营车队,而滴滴目前也已经开启了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分时租赁市场了。甚至在最近的亚洲CES展会上,我们还能看到一些共享汽车市场的自动驾驶车型。这显然会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

只不过,理想很丰满,可我们所感知到的现实却很骨感。从我们的体验来看,共享汽车目前还没到一个算得上是很成熟的阶段,要融入当前的用车环境,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现阶段我们认为影响比较大的方面有这么几个:

1、 哪怕是在这些一线的大城市,用车的便利性也不算高。首先是投放的密度问题。就算是在市中心,这些车辆也大多集中在一定范围内的几个特定停车场内,要用车的话基本上都需要通过共享自行车进行接驳。虽然也有途歌这样停放时可以相对自由随意的类型,但我们觉得它能这么做,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它主打燃油车,没有电动车对固定停车位这么严重的依赖。但是从长远来看,共享汽车融合电动车是大势所趋,显然途歌并不是那个能够迎合时代的选择。而且这种停车方式从现阶段来说,一方面对于道路资源施加的压力更大,另一方面对于电动车来说,没有足够密布的充电桩作支撑,容易大面积出现车辆亏电难以使用的问题。

2、但凡是运营时间比较长的共享汽车,都或多或少会出现车况严重滑坡,甚至被人为破坏的问题。虽然相比起共享自行车来说,这种情况的影响已经算相对轻微的了,但依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这类私营的公用资源,在缺乏监管和保障的情况下,很容易被一些低素质的人、黑心的竞争对手或者其它别有用心的人盗用、破坏。而共享汽车和共享自行车不同,本身是重资产,日常维护保养的成本要高得多,所以不少共享汽车商在维护方面都有些得过且过——这对于消费者体验显然有很大的损害。

3、势力众多,如同军阀割据。如今全国范围内的共享汽车商起码有几十个,背景也非常多样化,有来自互联网的势力,有来自传统主机厂的势力,甚至还有地方政府背景的势力,大多需要各自交一笔不菲的押金,相互之间没有信用互认,更不能直接支持像“芝麻信用分”这样的统一信用体系。如果你只有待在一个城市内日常通勤的需求的话还好,一般两到三个APP就足够了。但是如果你经常出差,需要全国范围内用车的话,需要安装的APP数量之庞大,以及相应所需的押金数额,恐怕会让你瞠目结舌。

没有一个对这些APP进行整合的第三方平台,以及支持它们之间互认的信用系统的话,对于共享汽车的使用者也是很大的困扰。

驾仕总结:

其实,共享汽车能否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关键不单单在共享汽车商自身的运营,更需要现有的技术、市场、管理等多方面的相互协调,譬如道路资源的拥有者们在政策上的扶持、城市规划上的长远考量和协调、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普及、以及用车群体们自身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方面缺一不可。

文|韦陀

图|韦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