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互联网 » 先锋人物|吴晓波: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和互联网的革命性结合

先锋人物|吴晓波: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和互联网的革命性结合

3月23日,吴晓波将在2023云桥大会·工业互联网峰会主论坛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他对中国制造业及经济领域的观察及思考。

以工业领域记者的身份进入行业,财经作家、890新商学创始人吴晓波一直与制造业从业者保持着紧密的沟通,并在2022年开启“走进标杆工厂项目”。“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往往是看不见的,只有撞上一些别的东西,反弹回来,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吴晓波如是说。

2018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率先提出“灯塔工厂”的概念,并与麦肯锡合作,在全世界范围内筛选代表着全球制造业领域数字化最高水平的工厂。想要入选,需要集成至少5个世界级领先水平的技术应用,包括自动化、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大数据分析、5G等,并在生产效率、运营敏捷度、生态可持续等指标上实现重大提升。

截至2023年1月,全球“灯塔工厂”数量达到132家,中国的“灯塔工厂”增至50家,占比达到38,持续排名全球第一位。

吴晓波向骐骥智能介绍称,制造业仍然是中国产业经济唯一的“命门”,产业智能化是中国经济面向未来最大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我走访标杆工厂的原因,他们代表了中国经济的基本盘”。

新工业先锋人物专栏是骐骥智能推出的人物对话专栏,邀请行业知名人士,为大家分享新工业前沿知识和观点。涉及人物包含知名投资人、标杆工厂、先进技术、协同制造、工业数字化等多个板块。

针对中国经济、标杆工厂和工业互联网,骐骥智能对话财经作家、890新商学创始人吴晓波:经编辑

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和互联网的“革命性”结合

吴晓波表示,全球范围而言,主要经济体是从2012年进入工业4.0的,在这个进程里中国表现抢眼。近年来,使用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手段实现数字化和互联网化的智能工厂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财经作家吴晓波对骐骥智能分析称,中国产业发展主要遭遇了“三班车”:第一阶段,中国赶上了工业革命的“末班车”,通过进口替代的方式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二阶段是在90年代末,赶上了互联网革命的“头班车”,中国成为全世界消费互联网的重要试验场。第三阶段是最近这些年开动的产业智能化的“未来列车”,这班车是制造业和互联网的一次革命性结合,对制造业来讲是一次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

摘掉“传统制造业”帽子:现在它们已经是全球最先进的代表

吴晓波及其团队从2022年开始走进标杆工厂,到现在为止已经调研了8家,“每一家都很有特点,特别是一些制造业企业。”吴晓波分析称,顾家、慕思是做家具的;三一重工属于非常典型的重型机械领域;格力、海尔是家电行业——它们一度被认为是传统制造业,但是现在都成了业内全球最先进的工厂。很显然,它们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和互联网化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制造能力。

关于中国制造业,吴晓波印象比较深的几个改变包含:

第一个是我们在慕思看到的柔性化生产线,产品通过互联网连接实现了场景化重构,让我们对床垫这款生活用品有了重新想象的机会。

第二是格力制造能力的显著迭代,格力逐步掌握了从家电到电器,从电器到模具生产,再到机床生产的垂直开发能力,几乎把自己打造成了“六边形战士”。

第三是在三一重工和海尔的观感。除了它们生产线的智能化以外,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两家公司分别孵化出了两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一个是“树根互联”,一个是卡奥斯平台。他们把能力外溢,赋能给不同行业的企业,也找到了那条“第二增长曲线”。

研究机构认为,工业互联网从功能上看,本质是海量数据的采集、解析以及和工业的应用的结合,从而对工业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进。数据的本质是对现象的理解,大规模数据的采集以及分析,可以提供对现象的更加精确的理解和掌握。正是有了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化能力,才让进一步的智能化变成可能。

吴晓波分析称,中国制造业的庞大规模叠加消费互联网所形成的大数据、算力、传感器等方面的能力,以至今天工业互联网化赫然成为一股浪潮,它的核心就是三件事,第一是降本,第二是增效,第三是促进环保。“企业在进行智能化改造的时候,一方面是要看到趋势,相信趋势。第二,要从自己的实际经营状况出发,进行智能化改造,不能为智能化而智能化。”

消费革命传导至制造端:工厂可重新想象和消费者的关系

针对中国工厂数字化、互联网化的发展和方向,吴晓波做出四点总结:

第一,巨国效应,带来规模化创新;

第二,产业智能,推动生产线革命;

第三,制造深化,切入核心零部件;

第四,科技储备,形成多点化创新。

在慕斯健康的工厂里,每天生产1万张床垫,一年生产360万张,而这样体量的生产只需要50人。吴晓波分析道:“我们在海尔看到的,在格力看到的,在慕斯看到的,整个生产线的人机协作效率,是全世界最先进、最智能化的。”

究其原因,吴晓波认为,中国经济体足够庞大、足够复杂,具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国家的发展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足够的可能性。除了中国之外,没有一个国家需要工厂一年做360万张床垫。庞大的城市化发展和人口红利,让这片土地上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冰箱厂、空调厂、洗衣机厂和手机厂。这就是巨国效应带来的规模化效应。

而近20年以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从消费到供应链,技术能力、数字化能力已经深度融嵌。许多消费品牌完成了从消费到生产,乃至原材料的全链条数字化能力搭建。

吴晓波表示,这是为了应对市场变化。现在人们热衷于谈论一些新的概念,诸如,敏捷反应、消费者主权、大规模定制等等,这意味着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前提下,企业必须具备新的消费者触达、反馈和应变能力。同时,要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构建从供应链到车间、仓储、门店,再到消费者售后服务的一整套服务系统。

一方面,它是为了提高产品销售的效率和产品供应的多样化能力。最关键的还有一个助益,就是通过整个数字化的产业链,拓展产品新的生命周期,使得生产消费品的工厂可以重新想象和消费者的关系,和供应商的关系,和渠道商的关系。应该说,这是消费革命在制造环节的一个重要体现。